热点资讯
网上配资炒股平台 你的位置:炒股配资网_网上配资炒股平台_配资炒股优选 > 网上配资炒股平台 > 配资杠杆网站 翔丰华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配资杠杆网站 翔丰华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发布日期:2024-08-20 08:35 点击次数:195
(原标题:翔丰华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配资杠杆网站
翔丰华(300890)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和产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优势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相对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线,坚持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并重的技术路线,拥有了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开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长循环等特性的产品均获得下游动力锂电龙头厂商的高度认可。公司自主研发、实施了锂电池低温低成本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是公司基于自身技术团队的开拓性研究,针对动力电池及便携电子领域亟待解决的低温下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高比容量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负极材料解决方案。 为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6项,另外还有2项发明专利申请了国际PCT。 此外,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重庆大学等国内石墨研究重点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由公司提供资金、场地、设备支持,与各方共同致力于石墨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开发新一代厢式炉石墨化加工工艺,自建石墨化车间,以提升生产能力并降低制造成本。 2、核心团队优势 公司主要管理团队均具有丰富的锂电池行业管理及研发经验、对行业市场趋势、产品技术发展方向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公司多名核心管理人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专业,专业研究石墨材料应用,具有多年锂电池材料行业研究开发和业务管理经验,对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认知,先后获得深圳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创业团队带头人。 公司十分注重人才的储备和结构的优化,通过培养和引进,拥有一批资深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目前公司研发部人员结构合理、队伍扎实完备,包括技术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项目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核心人员拥有十余年的行业研发经验,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为核心的强大的技术团队,并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专家、客户合作的方式,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实验研究和技术攻关创新工作,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在业内形成了独到的竞争优势。 3、优质、稳定的客户优势 依托于对上游原材料供应的严格把关、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公司石墨负极材料产品质量及性能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凭借性能优异、品质稳定、种类丰富的产品和多年来不懈地努力经营,公司已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包括LG新能源、比亚迪(002594)(002594)、国轩高科(002074)(002074)等多家客户,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也为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增产能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动力。 另外,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正在积极接触德国大众、韩国SKI、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采用随行就市的产品定价方式,受行业周期性变动,下游需求变化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单价呈现一定波动。如果未来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新建产能逐渐释放、市场竞争加剧、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下游客户盈利空间缩小,其盈利压力将会进一步向上传导,则公司可能面临产品价格下降风险,给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拓展市场和客户,建立品牌形象,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通过综合的措施,降低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和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下游行业主要为动力电池市场、消费电池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带动上游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及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快速发展,若后续相关产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此外,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摩擦时有发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仍有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外部经济增长放缓或整个行业因产业政策变化发生周期性波动将影响整个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从而对公司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进行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多元化发展,加强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建立灵活的供应链和合作关系,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通过综合的措施,降低风险,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产品升级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锂电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工艺水平趋于成熟,系目前的主流技术路线。但随着国内外科研力量和产业资本对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领域的持续投入,新型电池材料技术不断发展,商业化应用进程持续推进,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未能及时根据下游电池路线进行相关技术储备,将对未来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投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保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以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4、原材料价格以及关键能源动力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初级石墨和石油焦、针状焦等焦类原料,其价格受到石化行业大宗商品价格、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焦类原料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上涨,考虑到通货膨胀、未来供应扩张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原油等基础原料价格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波动,从而导致石化产品的价格波动。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占成本的比重较高,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和盈利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未来如果原材料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且公司不能有效地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到下游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会对公司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电力为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能源,也是石墨化生产成本的核心要素。若电力供应不足或电力价格上调,将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建立灵活的供应链和采购策略,预测和规划价格波动,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5、环保和能耗风险 公司生产石墨化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相应环保设施配备齐全,已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处理和责任制度,从而尽可能降低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公司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公司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更多的成本。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我国各地进一步推进能耗“双控”工作,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若能源耗用的限制标准持续提高,且公司未能通过持续投资和技术创新降低能耗,部分工序可能出现限产、停产等情况,进而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估,遵守法规和政策,提升员工意识和培训,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通过综合的措施,降低环保和能耗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6、产能过剩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下游动力电池行业以及终端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储能等其他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产能、产量、销量均大幅增长。如果未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终端行业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或主要客户无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新产品、新技术导致碳基负极材料应用领域窄化等因素,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优化产能规划,提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市场和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考虑合作与整合,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综合的措施,降低产能过剩风险,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